第976章 最终章的开始!
晨雾尚未散尽,海面上浮着一层薄薄的灰蓝色。太平天国南太第三特混舰队静静地漂浮在凯恩斯外海十二海里处,旗舰“天河”号的烟囱里喷出几缕淡黑色的煤烟,混在晨雾里,几乎看不出来。
李和少将站在舰桥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海图桌边缘。他的目光扫过桌面上那张被反复折迭又展开的澳大利亚东北海岸线地图,最终停在那个用红铅笔圈出来的小点上——凯恩斯。
“王兄,你看这儿。”李和指了指地图上标注的凯恩斯港地形,“滩头平缓,水深足够,我们的登陆舰可以直接冲上去。”
陆战一师的师长王正谊少将凑过来,他个子不高,但肩膀宽厚,一身海军陆战队制服绷得紧紧的。他眯起眼睛看了看,点头道:“比预想的还要理想。只要'镇远改'能把岸防炮压制住,我的小伙子们一个时辰就能控制整个港口。”
两人身后,通信官突然立正:“报告!鸿鹄12号发回侦察报告。”
李和接过电报纸,快速扫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港内没有敌舰,岸上守军也不多。”他转向王正谊,“看来英国人是真打算放弃北部了。”
王正谊咧嘴一笑,露出一排被烟草熏黄的牙齿:“那还等什么?让小伙子们开饭,吃饱了上岸!”
陆战一师三团二连的列兵林水生蹲在登陆舰的舱室里,手里攥着一块硬得像砖头的压缩饼干。他二十出头,广东潮州人,三年前在厦门加入了海军陆战队。
“听说了吗?”旁边的战友用手肘捅了捅他,“打下这里,咱们就能回家了。”
林水生没说话,只是用力咬了一口饼干。他想起离家前母亲塞给他的那包潮州老香黄,说等他回来泡水喝。三年了,那包东西早就吃完了,但锡纸他还留着,折成一个小方块,放在胸前的口袋里。
登陆舰的蒸汽机突然剧烈轰鸣起来,船身开始剧烈摇晃。舱室里的灯光忽明忽暗,有人开始呕吐,酸臭味混着柴油味在密闭空间里弥漫。
“准备登陆!“连长王得胜的吼声从甲板上传来,“检查武器!”
林水生把最后一块饼干塞进嘴里,拍了拍胸前口袋里的锡纸,然后端起他那支1883式步枪。枪托上的三道刻痕在昏暗的灯光下依然清晰——那是他参加过的三次登陆战。
登陆舰的艏门轰然打开,刺眼的阳光和海风一起灌了进来。林水生眯起眼睛,看到远处的凯恩斯港上空飘着几缕黑烟,那是“镇远改“的重炮正在轰击岸防工事。
“冲啊!”连长王得胜第一个跳进了齐腰深的海水里。
林水生跟着跳了下去。二月的南太平洋海水温暖得让人惊讶,他踉跄了一下,差点摔倒,但很快就稳住了身形。子弹开始从岸上呼啸而来,打在海面上溅起一道道水柱。
“散开!散开!”连长王得胜大喊着,挥舞着手枪向岸上射击。
林水生猫着腰向前冲,海水从大腿深变成膝盖深,最后终于踩上了坚实的沙滩。他扑倒在一个沙丘后面,喘着粗气往枪里压子弹。不远处,一发150毫米炮弹呼啸着落在澳军阵地上,炸起一团黑红色的火球——这是登陆舰上的150毫米短管榴弹炮打出来的高爆弹,压制滩头目标可好使了!
“前进!”连长的声音已经嘶哑了。
林水生爬起来继续冲锋。沙滩上到处都是弹坑,有些里面还冒着烟。他看到三个澳军士兵从一道战壕里探出头来,立刻举枪射击。一个敌人倒下了,另外两个缩了回去。
当林水生冲到那道战壕前时,一个满脸是血的澳军中尉突然跳了出来,手里举着的步枪上有一把明晃晃的刺刀。林水生本能地扣动扳机,但只听到“咔“的一声——子弹卡壳了。
澳军中尉的刺刀已经捅到了眼前,林水生甚至能看清对方蓝色眼睛里布满的血丝。千钧一发之际,一发子弹从侧面飞来,正中澳军中尉的太阳穴。他像根木头一样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林水生转头,看到连长王得胜正放下还在冒烟的手枪。
“发什么呆?继续前进!”连长吼道,“胜利就在前方!”
下午两点,凯恩斯港的市政厅楼顶升起了太平天国的龙旗。林水生坐在市政厅前的台阶上,用一块沾了海水的布擦拭着枪械。他的裤子被海水和汗水浸透,现在又被太阳晒得半干,硬邦邦地贴在腿上。
沙滩上,工兵们已经开始修建临时码头。远处海面上,一条载重五六千吨的运输舰正在放下小艇,运送第二批部队上岸。
“抓了个当官的。”班长拖着那个被俘虏的澳军中尉走过来,“连长说要问话。”
林水生站起来,跟着班长走向市政厅。那个澳军中尉看起来三十岁左右,左肩的军衔徽章被扯掉了一半,右眼肿得睁不开,但腰板依然挺得笔直。
连长王得胜站在市政厅的大厅里,正在看一张澳大利亚地图。他转身用英语问道:“你们的皇家海军去哪儿了?”
澳军中尉的嘴唇颤抖了一下:“都都回印度了。“他的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我们被抛弃了.”
连长王得胜的表情突然变得很奇怪,像是想笑又像是要哭。他挥了挥手:“带下去吧,别为难他。”
林水生站在一旁,突然明白了连长那个表情的含义——这是最后一场仗了。打赢了,就能回家了。不,打赢了,这里就是家了!
罗新华把电报轻轻放在海图桌上,手指在凯恩斯的位置上点了点:“3特混已经登陆成功了。”
邓世昌凑过来看了看:“俘虏怎么说?”
“英国舰队撤往印度了。“罗新华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你觉得可信吗?”
邓世昌沉思片刻,摇摇头:“不大可信.再试几个点。同时派工程部队去凯恩斯,修炮台、深水泊位,再拖个浮动船坞过去。“他指了指地图,“步步为营,把英国佬逼出来决战。”
罗新华点点头,突然笑了:“实在不行,就让王正谊带着陆战一师走陆路去布里斯班,也就一千五百公里。”
邓世昌也笑了:“那得走上半年。”
“半年就半年。”罗新华转身望向舷窗外的大海,“反正这是最后一步了我不着急,看看英国佬急不急?”
海风吹进舰桥,带着南太平洋特有的咸腥味。远处的海平面上,几艘运输舰正在缓缓驶向凯恩斯的方向,船上载着更多的士兵、火炮,和一个即将到来的新时代。
浓雾像一层厚重的棉被,覆盖着整个斯潘塞湾。威廉·霍雷肖·基爵士站在“猎户座“号的舰桥上,手里捏着刚刚收到的电报,眉头紧锁。
“达尔文和凯恩斯都丢了。“他将电报递给身后的参谋长蒙塔古少将,声音低沉,“比预想的还要快。”
蒙塔古快速扫了一眼电文,嘴角却浮现出一丝冷笑:“爵士,这不是坏事。俘虏们一定会告诉太平军,我们'撤往印度'了。”
基爵士走到舷窗前,望着窗外浓得化不开的雾气。雾中隐约可见其他战舰的轮廓,如同蛰伏的巨兽。“你觉得他们会信吗?”
“他们必须信。”蒙塔古走到海图前,手指从凯恩斯划到莫尔斯比港,“太平军现在最迫切的是巩固登陆场,修建码头、炮台,运送更多部队上岸。他们没时间怀疑——也没理由怀疑。”
基爵士沉默片刻,突然转身:“传令,各舰做好出航准备。”
蒙塔古眼睛一亮:“我们要行动了?”
“等雾散。”基爵士的手指重重敲在海图上的努美阿港,“先去这里补给,然后——”他的手指猛地向东一划,停在莫尔斯比港的位置,“直捣他们的前进基地。”
蒙塔古迅速计算着:“20节航行的话,五天可到努美阿,加上快速补给的时间,再有四天就能突袭莫尔斯比港。”
“足够快了。”基爵士冷笑,“太平军的主力舰队现在要么在掩护登陆,要么在凯恩斯附近游荡。莫尔斯比港的防御.”他顿了顿,“他们的炮台在上次登陆时就被我们摧毁了,现在肯定还没修复。”
蒙塔古补充道:“而且那里多半还会停一些运输舰、登陆舰、浅水重炮舰和护航的巡洋舰、驱逐舰——都是容易得手的目标。”
基爵士点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摧毁他们的后勤基地,登陆部队就成了无根之萍。”他转向通讯官,“给各舰发信号:保持无线电静默,明日0400时起锚。”
夜深了,但“猎户座”号的舰长室里依然亮着灯。基爵士坐在办公桌前,面前摊开着莫尔斯比港的防御图纸——这是半年前英国间谍绘制的,上面标注的每一个炮位都被红笔打了叉。
“爵士,您还不休息?”蒙塔古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两杯威士忌。
基爵士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我在想,罗新华会不会留一手。”
蒙塔古摇头:“他不敢。太平军的陆战队已经上岸,他必须全力保障补给线。这是两栖作战的铁律。”
“希望如此。”基爵士站起身,走到墙上的巨幅海图前,“但罗新华不是庸才.”
“再聪明的人也抵不过大势。”蒙塔古又给他倒了一杯,“太平军现在满脑子都是'胜利在望',他们等这一天太久了。”
基爵士盯着海图上太平天国控制的红色区域,从南中国海一直延伸到新几内亚,现在又染指澳大利亚。“是啊,太久了.”他轻声说,“久到让他们忘记了,海战的胜负从来不在滩头。”
窗外,雾气开始渐渐散去,南十字星在云层的缝隙中若隐若现。基爵士举起酒杯,对着星光微微示意:
“为了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干杯。”